“一带一路”贵在视野和胸怀 新闻中心 一带一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贵在视野和胸怀
一带一路 www.edailu.cn 2015-05-31 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点击:3071次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国人勾画了一幅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作为智库建设重地的高校,“一带一路”战略还牵动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以往重点高校更多是大国战略的受益者,而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211工程”高校尤其是有地缘优势的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当中的难点何在,他们又该作好哪些准备?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博士。

 

     “211工程”高校的角色

 

       记者:请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给高校带来何种新的机遇与挑战?

 

       陈永正:“一带一路”战略把国人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过去提到国际化,人们常关心的是旅游、留学,现在则开始关注投资、交通、基础建设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项目,这是与世界迅速接轨的一大趋势。从高校办学国际化角度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一是“优进优出”促发展。以往我们讲国际化常强调引进、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但现在仅这些已经不够了,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引领文化,都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而得到拓展。为此,高校也应积极“走出去”,为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建设服务。

 

       二是深化改革增动力。对于高等教育,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民生工程。在国际化办学进程当中,还应着力通过“优进优出”,倒逼、促进和深化高校的综合改革,进一步释放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动力,拓展学校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平台,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实力与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作出贡献。

 

     三是人才培养需提升。这里的人才培养既包括中国的人才培养,还可以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本土化人才培养。在国际化办学进程中,以往我们对留学生的培养注重对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习。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影响力的扩大,我国在资本、产能、企业、项目等“走出去”的同时,也应开始对来华留学生加强科学技术、工程、经贸、管理等全方位的学习和培训,为世界培养人才。

 

     四是国际视野应拓展。过去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都是在国内进行,现在看来是不够的。高校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更加主动地承接国际性业务,进一步调动国内和联合周边国家的力量,共同积极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技术服务、管理等建设。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智库建设,组织专家学者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建言献策、咨询策划等服务。

 

“走出去”难点何在

 

    记者: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高校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印象中,东南沿海的高校学子去国外工作是比较自然的事。

 

     陈永正:实际上并非如此。福建虽有很多海外华侨,但有不少是早年漂泊海外谋生。他们与国内的联系往往依靠民间、个人关系,缺少相对固定的机制和通道。因此,要到国外工作或承接国外项目等,对于普通高校师生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主动拓展和承接政府、企业项目,使对外联络的机制和通道进一步固定和顺畅起来。

记者:高校在为“一带一路”战略作准备过程中,首先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陈永正:我觉得,首先应该是视野和胸怀。比如,在当前背景下,福州大学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也要立足福建省情,结合东南亚等地有众多华裔的历史渊源,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等海外开展国际合作,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与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我感到现在有不少地方高校缺少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乃至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情怀,仅仅狭隘地局限在为本地方服务。但实际上,很多“211工程”高校既是省属高校,同时又被列入国家建设行列。因此,还应主动承担国家战略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包括积极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梦想。现今媒体对海外的宣传常以灾难性质的负面报道居多,容易让人觉得在国外生活比较艰苦和危险,很多人不敢或不愿出国工作,这方面的宣传需要作一些调整。不少高校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就地工作,沉湎于儿女情长的小“安乐窝”,局限于很小的幸福观。我认为,高校在此方面应多培养学生胸怀大志、放眼世界、勇于担当的勇气和气魄。

 

    记者: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难点?

 

     陈永正:目前对于“走出去”,大家比较关注的是语言方面的问题,因为语言是基础。但相比而言,所在国的法律制度、文化习俗、技术标准等则显得更为重要。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这点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人们的观念问题,这依然关乎视野和胸怀。

 

       高校可以引导什么

 

记者:眼下,为了让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高校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陈永正:作为一所创业型高校,我们鼓励师生保持建功立业的追求,将事业的舞台从国内拓展到国际。

 

        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培养师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不仅关注个人家庭生活,还积极地回报父母、建设故乡、报效国家,乃至有为全人类进步作贡献的胸怀。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志于闯世界的学子。比如,在校园里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深入开展国际交流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法律制度等,使其感觉到世界离自己很近,很多的事情自己大有可为。

 

    我认为,高校应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博大胸怀的有志青年,这种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都重视起来,协同配合进行。

征稿启事 | 摄影活动 | 图文故事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服务项目 | 技术合作 | 职业发展 | 理事会 | 关于我们 | 领导小组 |  项目报送备案 | 我要咨询 | 我要投诉

网站名称:一带一路门户网
主办单位: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行政中心:重庆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26楼(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全国服务热线:13901152863(北京) 13308315638(重庆)
企业邮箱:edailu@163.com  464067221@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渝ICP备15000646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484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备案号:915001123223910402
技术支持:总部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Copyrights©2014-2024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门户网(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中央机构网站
地方人大网站
相关媒体网站